肝癌是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你是高危人群嗎?
日期:2020-08-22 點擊數:477
根據2019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肝癌是中國第四位高發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已位居第二。與數據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尚未普及肝癌早診早篩。
肝癌在中國為何有如此高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究竟哪些群體屬于高危人群?
肝癌成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
日前,“肝癌早診早篩云端論壇”在北京舉辦。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根據2019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肝癌是中國第四位高發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已經位居第二。
在現有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下,中國肝癌患者5年的總體生存率不足20%。
《2019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平均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癥,每分鐘有7.5人被確診為癌癥。(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后3年)
“與歷史數據相比,癌癥負擔呈持續上升態勢。近10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在論壇上表示。
數據還顯示,2015年全國肝癌新發病例約36.5萬,占全球新發病例的50%。
肝癌已是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60歲以下人群中,肝癌仍是最常見和致死率最高的腫瘤。
中國肝癌發病率為何如此之高?
王紅陽介紹,在中國,致死率很高的腫瘤病種半數以上都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據介紹,中國的癌癥譜有區別于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這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既有遺傳上的差異,也有生活習慣的差異,還有環境的區別。
另外,在專家看來,肝癌在中國的高發病率與肝炎病人人數眾多有著密切的關系。
“經過很多專家的研究,我們發現中國高發的消化道腫瘤,比如肝癌、胃癌和結直腸癌都是和炎癥密切相關。”
王紅陽解釋說,很多肝炎病人可能經過漫長、復雜的過程后,會變成肝癌病人。
她強調,中國的肝癌患者有80%以上都有乙肝病毒感染的病史。而在中國,將近1億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和其中一部分的乙肝病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別的關注。
早診早篩情況不理想
與高發病率形成對比的是,目前在中國,肝癌的早診早篩情況并不理想。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以該院的臨床數據舉例說,通過分析1300余例肝細胞癌特征,極早期和早期肝癌僅占到40%。很多患者在發現就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侯金林強調,早期/極早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長超過5年,相反,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不足1年。
“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普及肝癌的早診早篩。”王紅陽強調。
她以日本舉例介紹說,日本通過上世紀90年代起就大力推行高危人群的篩查,特別是針對肝癌的早期診斷率顯著提高。對比中國和日本的數據可以看到,國內醫院收治的肝癌病人70%以上都是中晚期的病人,而日本醫院收治的70%以上都是早期的病人。
“如果這樣去對比兩個國家的病死率的話,那我們的病死率一定是非常高的,所以這就是早診的問題,早診會對治療帶來很大的優勢。”王紅陽說。
如果你是這幾類人群,請注意!
通過研究,專家發現,肝癌是異質性最高的惡性腫瘤。這主要是因為它的病因非常復雜,有多種危險因素,比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酒精以及一些代謝性因素,同時,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是重要因素。
另外,科學家還發現,糖尿病也和肝癌有密切的關系,這些復雜的病因都會促進它的異質性增加。
在專家看來,一些高危人群尤其需要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
在中國,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長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曲霉素污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齡40歲以上的男性風險更大。
專家稱,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臟超聲檢查是早期篩查的主要手段,建議高危人群每隔6個月進行至少一次檢查。
另外,專家介紹,隨著技術發展,基因檢測技術作為現有臨床檢測技術的有效補充,也有望為解決腫瘤早期預警篩查的老問題開辟新思路。